
为什么我讨厌 Material 3 Expressive

前言
我第一台频繁使用而产生熟悉感的手机是iPhone 5s,维基百科告诉我那是苹果从iOS 7开始逐渐转向扁平化的年代。在那之后同样扁平化且简洁美观的MIUI 10和Hydrogen OS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难在记忆中找到一种设计风格是我会用「丑」和「厌恶」来形容的——直到Material 3 Expressive的出现。
它让我深刻地怀疑了我过去几年建立起的对UI设计的审美,甚至把它和前几代Pixel的UI摆在一起都会让人感到陌生,已经不是所谓的「审美迭代」可以形容的了。能吐槽的点实在太多,思来想去后总结了三个主要且普遍的问题。
新字体的问题不止于丑
谷歌的Google Sans是我认为最好看的字体之一,也是谷歌在自家产品里会大量使用的字体。很多时候用户都可以从字体来快速认出谷歌的产品,这种熟悉感是绝大多数UI都做不到的。但在M3E里,谷歌却在一些地方刻意换用了其他字体,并称这是为了强调特定元素和增强可读性。
“Emphasized typography reinforces the information hierarchy and draws attention to important actions…”
这种被称作「emphasize」的字体在粗细、转角和整体风格上都和Google Sans完全不同,某种意义上确实达到了强调的效果。然而迷惑的是,谷歌把它放在了很多本身就是视觉焦点的位置,如下图中的计算器和计时器,并允许它和Google Sans同时出现。
已经很突出的位置上又放置了一个巨大且风格完全不同的文字,显得非常突兀。如果继续使用Google Sans不仅不会有可读性的问题,还能避免不同字体同时出现造成的混乱感。
我明白字体的审美因人而异,字体的变化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暂且不说这种「emphasize」字体的转角在我看来有多难看,这种将两种甚至更多字体强行放在一个页面的行为就足以让混乱成为贯穿M3E的主题。
从一些概念图来看,谷歌似乎还有把更多风格迥异的字体跟Google Sans强行搭配的想法。我很庆幸这些概念暂时没有实现。
没人需要这么多形状
谷歌在介绍中自豪地宣称M3E中新增了35种不同的形状,还内置了流畅的形状切换动画。不知道他们怎么得出「用户需要35种形状」这种结论的。
有趣的是,谷歌在介绍中前句刚说「没有明确意义的不同形状可能造成杂乱的观感」,后一句就推荐用各种抽象形状做装饰,大概是认为装饰只需要让设计师发挥创造力,而不需要尊重用户的观感。
在新版的控制中心里,谷歌把圆形和各种不同的圆角矩形塞进了同一个页面,并且通过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体现功能的开关。这样的设计提升了些许的易用性,直到你想起市面上明明就有功能相差不多却能做到风格统一的控制中心。这样的特立独行是用户的真正需求还是谷歌的强行创新?
大小失衡和毫无留白
大小失衡的问题在前文提到的计时器上尤为明显。客观来讲,开始和暂停确实是计时器最主要的功能,但谷歌的做法我认为是用力过猛。在配色上采用了过于鲜艳的颜色,大小上则是基本占满了整块屏幕的宽度,下面再叠加两个同样巨大的按钮,完全没有考虑留白。把手机拿在远处看,暂停按钮甚至和上面的计时本身在争抢视觉焦点——这句话只是写出来就让人感到荒谬了。
新版日历的设计更是可以说走向了留白的反义词。大量的圆角矩形占据了整个日程页面,给用户的视觉体验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UI 设计的未来
这篇吐槽进行到最后,我想最后拿出一张谷歌的概念图。这种设计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并没有在任何一个应用上实现,但这似乎就是谷歌对「expressive」的理解:把音乐人精心设计的封面裁剪成各种形状,去掉歌名、时长等有用信息,用毫无美感的字体占据空白,最后把播放按钮拉大,体现他们对易用性的精心考量。
听起来有点强行升华,但我并不想要这样的未来:看不清全貌,没有选择,只能盲目按下最醒眼的按钮。
素材来源
What Google Material 3 Expressive redesigns are rolling out
Leak: How and why Google made Material 3 Expressive
One UI 7.0 Beta Lets You Combine Quick Panel and Notification Panel
- 标题: 为什么我讨厌 Material 3 Expressive
- 作者: clorami_
- 创建于 : 2025-10-05 00:00:00
- 更新于 : 2025-10-09 04:35:06
- 链接: https://clorami.cc/2025/10/05/i-hate-m3e/
- 版权声明: 本文章采用 CC BY-NC-SA 4.0 进行许可。